MVE液氮容器作為高端生物樣本存儲設備,其穩(wěn)定的低溫環(huán)境和可靠的安全系統(tǒng)是保障珍貴樣本安全的關鍵。在使用過程中,觸發(fā)報警是設備自我保護的重要機制,其中,“壓力過高報警”是較為常見且需緊急處理的情況之一。本文將深入分析該報警的成因,并提供清晰的處理步驟與預防措施。
當容器壓力表顯示值超過安全閾值并觸發(fā)報警時,通常由以下一個或幾個因素導致:
真空失效率降低: 這是最嚴重的原因之一。杜瓦瓶的真空夾層是主要的隔熱結構,一旦真空度下降(即“漏熱”),外部環(huán)境熱量會大量涌入,導致液氮急劇氣化,內部壓力迅速攀升。
進/排液閥門未完全關閉: 在補充液氮或排放液體后,如果相關閥門未緊密關閉,會造成氣體持續(xù)進入或內部氣體逸出不暢,從而引起壓力積聚。
環(huán)境溫度過高或通風不良: 容器放置在高溫環(huán)境或通風不佳的狹小空間,外部熱量會加速液氮蒸發(fā),產生的大量氣體若不能通過安全閥及時釋放,便會造成壓力超高。
安全閥或壓力控制系統(tǒng)故障: 安全閥是壓力釋放的最后屏障,如果因長期未校驗或異物堵塞而卡滯,無法正常開啟,壓力便會只升不降。壓力傳感器或控制電路故障也可能導致誤報警。

一旦報警響起,請保持冷靜,并按照以下流程操作:
確認報警并疏散人員: 立即查看控制面板,確認是“Pressure High”報警。為確保安全,非必要人員應暫時遠離容器區(qū)域。
檢查并開啟排氣閥: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。 在確保周邊無明火且通風良好的前提下,緩慢、分次地打開容器的排氣閥,將過量的氣體釋放到大氣中。操作時需佩戴好防凍手套和護目鏡,避免被低溫氣體凍傷。
檢查閥門狀態(tài): 在泄壓的同時,迅速檢查進液閥、排液閥等是否處于完全關閉狀態(tài)。如有松動,立即將其擰緊。
改善環(huán)境通風: 打開實驗室或存儲室的窗戶和通風櫥,加強空氣流通,幫助降低環(huán)境溫度和散去氮氣。
觀察壓力變化: 持續(xù)觀察壓力表,待壓力降至正常范圍(綠色區(qū)域)后,關閉排氣閥。報警應隨之解除。
評估樣本安全性: 檢查容器內的液位是否正常,確保樣本仍處于所需的低溫浸泡或氣相環(huán)境中。如有必要,應準備轉移重要樣本。
報警解除后,必須進行系統(tǒng)性檢查,以防問題復發(fā):
全面檢查: 對容器所有閥門、管道接口進行密封性檢查。
定期校驗: 按照制造商建議,定期由專業(yè)技術人員對安全閥、壓力表和控制系統(tǒng)進行校驗和維護。
規(guī)范操作: 強化操作人員的培訓,確保所有人員在充裝和取用后都能正確關閉閥門。
優(yōu)化存放環(huán)境: 將容器放置在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地方,遠離熱源和陽光直射。
總結: MVE液氮容器的壓力過高報警是一個重要的安全信號。用戶通過理解其背后的原因,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流程,并建立完善的預防性維護制度,方能最大化保障設備與樣本的安全,確保科研與醫(yī)療工作的順利進行。